我在西班牙巴塞羅那一間商店買手提袋,盛載歐遊兩周期間的戰利品時,聽到一個很常見的問題。
「你想信用卡以加元還是歐羅結帳?」售貨員問。我沒有隨身攜帶計數機,於是在想兩種貨幣結帳的優點和缺點。
加元──當你用加國貨幣結帳,你會知道收費多少,毋須等待和承受發卡機構,將加元兌換歐羅所帶來的匯率風險。
預先知道以加元結帳的金額有一定優點,因為兌換手續已經完成,如果你要退貨,你可以取回已支付的同等款項,沒有差額。但這樣做也有缺點:你將貨幣兌換的控制權,交給一個你不認識或信任的海外零售商,要是匯率不好怎辦?又或者,要是有額外而你又不知道的收費又怎辦?
歐羅──當你以外幣簽帳,你不會知道收費情況,換言之,你將貨幣兌換的控制權,交給發卡的銀行、信用社或信託公司。
當你在海外簽帳時,加國大部分發卡機構,通常會徵收2.5%溢價,這種做法已經沿用近十年。
假設你在歐遊期間,購買價值1,000歐羅的東西,以1,466加元結帳,匯率按加拿大央行的數據而定。由於發卡機構徵收2.5%溢價,換言之,發卡機構會額外收取36.65元,令你的帳單金額增至1,502.65元。這種溢價是壞東西?如果你這麼想,你可以找其他不收溢價、或者溢價低於2.5%的信用卡。大通銀行(Chase)有兩款信用卡,不會徵收外幣交易費,它們分別是「大通萬豪積分卓越信用卡」(Chase Marriott Rewards Premier Visa)和免費的「亞馬遜積分信用卡」(Amazon.ca Rewards Visa)。
雖然以歐羅結帳要支付2.5%額外費用,但你可以要求加國的金融機構,公開徵費內容,這些金融機構都受到法例規管,需要向顧客坦白透露細節。
另外,加國的監管機構會調查,任何懷疑發卡機構隱藏外幣兌換收費的投訴,這個也是加國值得信賴的優點,如果你和外國零售商交易,就沒有這個優勢。
當我費煞思量該如何選擇時,售貨員說:「如果我是你,我會用歐羅結帳。」我於是跟隨她的建議。加拿大發卡機構徵收外幣交易溢價前,毋須顯示有關匯率,而在法例之下,發卡機構也可以將兩種收費二合為一。我希望發卡機構以後發出月結單的時候,可以顯示溢價費用,教育消費者在海外簽帳的真正成本。如果你感到混淆,你可以在聯邦監管機構「加拿大金融消費者服務局」網站,找到有關外幣交易收費的細節。當我返回加國後,我開始找尋答案:在海外使用信用卡時,以本國貨幣還是以外幣結帳划算﹖
旅遊專家和經常出埠人士,在網上論壇都幾乎不約而同地表示,以外幣簽帳較划算。
星報專欄作家︰Ellen Ros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