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人均1年图书馆借书0.84册

在包括巴黎、伦敦、纽约、北京、上海、香港在内的全球21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中,上海市民在公共图书馆人均借书0.84册,远低于多伦多12.24册、纽约8.32册;上海有90个博物馆,虽在国内名列前茅,却远逊于洛杉矶(221个)、伦敦(173个)、柏林(158个)等大都市;在公共文化总指数上,上海以49.53分位列全球第12位,超过了香港(14名)、北京(15名)。

  昨日,教育部主导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等,报告显示,上海的公共服务水平虽在全国尚处于领先地位,多项人均指数均位列全国第一,但部分优势正在缩小;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北京、香港的差距在总体上仍然比较明显。

  负责该项目的孙逊教授指出,中国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硬件建设、均等化程度等方面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市民的公共文化享受度有待提高。

国内公共文化现状:

上海人均指标优势较大

  2013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中,上海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的人均排名上蝉联首位。

  该报告是该中心第三年对中国31个省份公共文化指数研究,围绕“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等6个一级指标和“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排序。 数据显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排在第七位,与上一年持平;在人均排名上,上海以较大优势蝉联首位,排在第二、三位的是北京、浙江。

  6个一级指标中,公共文化机构指数总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四川、河南、江苏;公共文化活动指数总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山东。

  据主持该项目的孙逊教授介绍,此次排名中,上海有多项一级指标处在全国领先的位置,尤其是在各项指标的人均排名上体现较大优势。例如,在公共文化投入指数的人均排名上,上海以98.65分蝉联首位;在公共文化产品指数的人均排名上,上海以86.11分蝉联首位;在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享受和公共文化队伍指数的人均排名上,上海也全部蝉联第一;公共文化机构指数的人均排名则由2012年的第27位跃升至第9位。

  具体负责该项目的鲍宗豪教授介绍,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指标优势正逐渐缩小,甚至个别出现小幅下滑,如公共文化产品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二是投入与产出绩效指数排名偏低,总量仅排在第24位,这说明上海的公共文化投入高,但公共文化产出却相对不足,其中“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观众人次”、“文物参观人数”等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广播节目”、“全年公共电视节目”等指标甚至排在后五位;三是公共文化机构的总量排名比较低,仅排在第26位,如群众文化机构只有240个,仅高于海南的233个。

  针对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成绩和问题,报告建议:一是适度增加公共文化产出的总量。例如,为市民提供一张可供他们自行选择、预约的公益展览或演出“菜单”,吸引更多市民到展览馆、博物馆和演出场馆;二是整合现有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统一的平台,形成品牌效应;三是加大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的力度。例如,鼓励和扶持企业、私人创办公益性质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等。

21个全球城市对比:

与纽约伦敦等差距明显

  2013年《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选取出包括巴黎、伦敦、纽约、东京和北京、上海、香港在内的21个全球城市作比较。在人均公共图书馆借书数上,多伦多为12.24册/人,纽约为8.32册/人,柏林为6.81册/人,巴黎为3.98册/人,而上海仅为0.84册/人,北京仅为0.41册/人。

  据孙逊教授介绍,中国的3个城市均未能进入各项排名的前五位。公共文化总指数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巴黎、伦敦、东京,而上海排在第12位,香港排在第14位,北京排在第15位,得分都低于平均值(55.28分)。

  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巴黎86.64分、伦敦81.25分、纽约79.68分,上海以53.88分排在第11位,北京以49.04分排在第16位,香港以46.76分排在第19位,也都低于平均值(58.32分)。

  孙逊教授指出,中国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硬件建设、均等化程度等方面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市民的公共文化享受度有待提高。尤其与巴黎、伦敦、纽约、东京、洛杉矶等相对成熟的全球城市相比,上海、北京、香港的差距在总体上仍然比较明显。

  公共文化享受指数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伦敦82.26分、东京77.48分、巴黎70.91分,香港以62分排在第七位,北京以39.81分排在第17位,上海以37.15分排在第19位,北京、上海的得分远远低于平均值54.49分。

  与上述城市相比,中国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如在博物馆数量上,洛杉矶为221个,伦敦为173个,纽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也都超过130个,而上海则为90个,北京为41个,香港仅为32个。

■ 分析

  上海公共文化资源应适度向郊县倾斜

  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究竟哪个区县领先?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黄浦、徐汇、静安这些老牌的文化大区。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却显示,浦东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县,成为首屈一指的“文化大区”。

  2013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对17个区县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与绩效进行排序。鲍宗豪教授介绍,报告共设置了“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享受”三个一级指标,并由这些指标构成公共文化总指数的得分和排名。在公共文化总指数的百分制得分和排名上,浦东新区以95.02分排在第一位,黄浦区、长宁区分别以72.66分、59.61分排在第二、三位;在公共文化机构指数的排名上,浦东新区以99.12分排在首位,长宁区、黄浦区分别以60.86分、58.68分排在第二、三位;在公共文化活动指数的排名上,浦东新区仍以95.23分排在第一,排在第二、三位的黄浦区、长宁区分别为72.1分、61.51分;在公共文化享受指数的排名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浦东新区、长宁区、黄浦区。

  孙逊教授指出,根据这份报告,中心城区的各项指标总体上优于郊区(县),郊区(县)的公共文化机构数量、服务水平与中心城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上海要因地制宜地推进远郊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适度将文化资源向远郊地区倾斜。

  此外,人们印象中的一些文化大区表现有所欠缺,个别指标仅排在17个区县的中游位置。例如,徐汇区在公共文化总指数的排名上排第四位,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指数上仅排在第八位,在公共文化活动指数上排第九位,这与徐汇区自身的人文底蕴、文化资源及经济发展不匹配,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