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不文明将入“黑名单” 还敢任性不?

综合新华社电 旅游主管部门6日公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旅游局依法制定、下发全国各地并于即日起正式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

  根据这一办法,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算起。

  游客不文明行为指旅游活动中因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而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报送单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信息保存期限、接收人签字等内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要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游客认为记录错误的,可以提交异议申请;异议成立的,有关部门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的,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加,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饱受诟病。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此前表示,当前重在惩戒旅游不文明行为,紧紧抓住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从最恶劣事件抓起,通过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达到弘扬文明旅游的目的。

  作为例证之一,国家旅游局曾调查处理了亚航“泡面泼空姐”事件。去年12月,两名中国游客乘亚航客机从曼谷飞往南京,因对机上服务不满,将泡好的泡面泼向空姐,致飞机返航。该事件在全行业通报,相关旅行社被责令整改,涉事游客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文明旅游理所应当纳入法治轨道,把正面宣传“软引导”与法律措施“硬约束”有效融合起来,使“苦口婆心”说教与白纸黑字惩戒相得益彰。让文明与法治携手并行,就得把握好暂行办法的惩戒力度,做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管理有据可依,又不侵犯公民个人权益,这是一个重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