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男攀飛機起落架 筆記本寫滿俄文不發一語遭羈押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機場3日電)一名外籍男子闖入桃園機場管制區,攀上準備起飛的華航班機起落架,男子落網後整晚保持沉默,今天被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男子背包內有一本筆記本寫滿俄文,不願交代細節。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表示,中華航空編號CI-28飛往帛琉班機,昨天下午1時55分於S1滑行道待命準備至南跑道預備起飛時,突遭一身分不明外籍男子由一旁草叢闖入,並攀上起落架,後方韓亞航班機機長發現通報塔台,飛機也立刻停飛。

男子隨即被趕到的航空警察局人員逮捕,並留置在航警局拘留所進行調查。

男子在接受訊問時保持沉默,警方雖會同移民署人員以不同語言溝通,但男子始終不願開口。

警方在男子所攜帶的兩只背包內發現有一本寫滿俄文的筆記後,利用筆談方式,希望與男子溝通,但男子仍不為所動。不過,移民署用俄文溝通時,男子會有反應,並斜視對方。

男子在徹夜留置過程中不讓人觸碰他所攜帶的聖經,並僅微量喝水;對於警方所提供的麵包,也只吃了一片。

外籍男子雖然保持緘默,上午被航警局押解到桃園地檢署偵辦。

警方表示,由於男子已入侵管制區,警方當務之急要查明究竟是如何進入,因為此舉已涉及相關法規;另外,這名外籍男子也與航空器有接觸,恐怕也涉及影響飛航安全。

警方指出,外籍男子是如何進入台灣,牽涉到入出境的問題,是否偷渡也需要查證;若非法入境,恐已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未經許可入國或受禁止出國處分而出國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9萬元以下罰金。(編輯:戴光育)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3日電)闖入桃園機場管制區的外籍男子,今天移送桃園地檢署後仍不願配合調查,檢察官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聲請羈押,桃園地方法院晚間表示,男子在台無住所顯有逃亡之虞,裁定羈押。

桃園地院晚間表示,考量到外籍男子在台灣沒有住所,顯然有逃亡的疑慮,所以裁定予以收押。

地檢署檢察官下午訊後認為,這名外籍男子在通譯人員到場協助翻譯,並告知相關權益後,仍保持沉默不願配合調查,檢察官只能依照卷列資料判斷。

檢察官認為,被告涉有「民用航空保安管理辦法」第110條之2無故侵入航空器罪,以及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第74條前段未經許可入國罪,犯罪嫌疑重大,向法院聲請羈押。

警方懷疑,男子使用的語言不是英語而無法溝通,不過男子遭逮捕後,始終不願開口配合調查,利用筆談方式溝通男子也不為所動,不過,移民署用俄文溝通時,男子會有反應,並斜視對方。(編輯:李錫璋)

(中央社台北2日綜合報導)桃園機場今天有一名外籍男子闖入管制區,爬上準備起飛的班機起落架,疑似企圖偷渡,所幸遭到阻止。其實國外的類似案例層出不窮,甚至有少數偷渡者成功捱過漫長且危險的高空旅程。

● 藏匿機身偷渡的頻率多高?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7月報導,舉英國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最新數據為例,2004年1月至2015年3月間,英國各地機場共發現6名偷渡客。另有1名偷渡客在國外機場被發現躲在一架英國航機上。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U.S.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也有數據顯示,1947年至2012年間,全球共有96人在飛航期間,躲在85架班機的機下輪艙。

航空專家金恩(Irene King)則告訴BBC,許多偷渡客並未成功抵達目的地,其人數難以估算。

● 有多少偷渡客因此死亡?
英國已發現這類偷渡客喪命的若干案例。

2001年:21歲巴基斯坦人阿亞斯(Mohammed Ayaz)的遺體,出現在倫敦希斯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附近列治文區(Richmond)一處商家的停車場。4年前也有偷渡客從飛機墜落,掉進同一處商家附近的煤氣廠。

2007年: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一架班機在美國洛杉磯時,發現起落架上有一名年輕男子的遺體。

2012年8月:一架來自南非開普敦(Cape Town)的飛機抵達希斯羅機場後,在輪艙發現一具男性遺體。

2012年9月:26歲莫三比克人瑪塔達(Jose Matada)的遺體出現在西倫敦摩特雷克(Mortlake)街上。瑪塔達透過一架來自安哥拉的飛機偷渡,半途從機上墜落,因身上多處傷勢不治。

2015年6月:一名男子死在列治文區一個辦公室的屋頂,希斯羅機場另有一人被發現時情況危急。據信兩人攀上一架從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起飛的英航班機。

2019年6月:一名疑似偷渡客的男子從肯亞航空(Kenya Airways)班機墜落,摔進倫敦西南區克利普罕(Clapham)的民宅花園。遺體一公尺外當時有名男子正在做日光浴。

至於生還者偷渡上的飛機航程一般很短,而且他們年紀很輕。

2010年6月,一名20歲羅馬尼亞人從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啟程後,到希斯羅機場才被發現藏在輪艙內。當時飛機因天候不佳,高度一直保持低於2萬5000英尺。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提到1947至2012年間全球有96名偷渡客躲在輪艙,其中23人活著撐完航程,比例約為1/4。

● 其他存活案例
1969年:22歲的蘇卡拉斯(Armando Socarras Ramirez)躲在飛機起落架輪艙,成功從古巴哈瓦那飛往西班牙馬德里,儘管他被凍傷,但身體沒有受到重大傷害。

1996年:23歲的塞尼(Pardeep Saini)躲在客機輪艙內,從印度德里飛往英國倫敦,途中歷經10個小時。

2000年:馬魯希(Fidel Maruhi)藏匿在一架波音747客機的輪艙,從太平洋大溪地飛往美國洛杉磯,這趟旅程長達4000英里(約6440公里)。

2002年:22歲的阿爾瓦雷茲(Victor Alvarez Molina)躲藏在DC-10客機的輪艙內,從古巴飛往加拿大蒙特婁,期間歷經4小時。

2014年:15歲少年艾布迪(Yahya Abdi)躲在波音767班機的輪艙內,從美國加州聖荷西(San Jose)飛到夏威夷毛伊島。

● 飛行途中的狀況
如果有人試圖躲在飛機輪艙,他將面臨極端狀況所構成的嚴重風險。

這些風險包括起落架縮回輪艙時,偷渡客可能意外遭壓傷,飛行期間可能會受到凍傷、聽力喪失、耳鳴及酸中毒,體液中累積太多酸可能會導致昏迷或死亡。

飛行過程中,溫度可能降到攝氏零下63度,導致體溫過低症狀。

飛機在1萬8000英尺(約5490公尺)高空,偷渡者會開始有缺氧現象,這會造成虛弱、顫抖、輕微頭暈和視力等問題。

當飛機來到2萬2000英尺(約6710公尺)高空時,人體的血氧濃度會下降,偷渡者將很難保持清醒。

到了3萬3000英尺(約1萬公尺)或更高的高度,偷渡者的肺部需要人工壓力才能正常運作。

到了航程末段,輪艙艙門會在離地數千英尺高空再度打開以便降落,偷渡者可能因此跌落摔死。

● 偷渡客如何攀上機身?
有些地方的機場管制區維安不夠嚴謹,若未妥善檢查,偷渡客就有可趁之機。

2012年8月就有一名男子偷偷攀上南非開普敦(Cape Town)飛往倫敦的班機,但警告來得太晚。機組員升空後才接獲通知,開普敦一座維安柵欄被破壞,有人看到男子爬進輪艙。這名偷渡客最後不幸喪命。

● 誰會當偷渡客?
偷渡客多半企圖從開發中國家前往歐洲或北美,以男性為主。

曾有人提到某些偷渡客試圖躲避母國迫害或逃離衝突,也有人可能是想出國找工作,追尋更美好的生活。

英國慈善組織難民理事會(Refugee Council)成員陶艾爾(Lisa Doyle)對此表示:「我們呼籲政府提供比較安全和經常性的難民入境路線,作為避免這類悲劇事件發生的重要方式。」(譯者:楊昭彥、陳彥鈞/核稿:張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