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禁止蒙面 德法先例無助阻止示威浪潮

(中央社香港4日綜合外電報導)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宣布實施「禁蒙面法」,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項法令不僅執行困難,且法國和德國的相關失敗經驗顯示,反蒙面法規對於阻止示威浪潮沒有幫助。

BBC中文網今天報導,親近北京當局的香港「大公報」稍早評論指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去年想調漲燃料稅而引發「黃背心運動」,法國政府為了處理示威浪潮,便制訂反蒙面法並於今年4月生效實施。

這項法律禁止任何人配戴面罩參加遊行,違者可被判一年徒刑。但至今法國相關的示威活動依然持續不斷,也有批評人士指出,反蒙面法增加政府控制人民的權力,但對於阻止暴力示威浪潮毫無幫助。

長年研究法國社會的澳洲雪梨大學副教授艾普斯坦(Charlotte Epstein)表示,許多黃背心示威者本來就會因為參加未經許可的集會被逮捕,因此無法斷定他們是否觸犯反蒙面法而被捕。

艾普斯坦接受BBC中文網訪問還說,許多法國人都為這項法律感到擔憂,因為它無助停止示威浪潮。

另外,西德早於1985年就制定反蒙面法,禁止任何人在戶外集會或示威故意阻撓警方辨認參加者的身份,但當地政府的數據顯示,暴力示威浪潮並沒有因此減緩。

研究德國歷史的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鐘子褀也觀察到,即使制定反蒙面法,1985至2001年德國的暴力示威數據並沒有「明顯或顯著」改變,暴力示威者依然持續使用暴力。

BBC報導還指出,美國也有許多州政府制定反蒙面法。1978年加州一名伊朗裔學生控告地方政府,要求參加針對伊朗末代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示威的學生能被准許戴口罩,藉此隱藏身份,理由是伊朗政府可能迫害示威民眾的家人。示威者最終獲得勝訴。

2011年紐約爆發佔領華爾街示威運動。「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當時警方引用有100多年歷史的「反蒙面法」,逮捕至少5人。(譯者:李宛諭、陳彥鈞/核稿:陳政一)

(中央社台北4日電)港府宣布5日零時開始實施「禁蒙面法」後,香港民怨沸騰,多地自下午開始爆發群眾抗議,入夜後更出現反送中運動以來全港18區都有示威的首例,港鐵也因此全線停駛,香港交通陷入大停頓。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午率同官員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自5日零時起實施「禁蒙面法」,違者最高可監禁1年或罰款港幣2萬5000元。

她並說明,近4個月來,參與非法集結並進行破壞的人全部蒙面、隱藏身分,行為肆無忌憚,因此要立法阻止,讓警方有效執法。

綜合港媒報導,林鄭月娥宣布後,引起港人激烈反彈,指責港府根據港英時代的「緊急法」制定禁蒙面法令違反了「基本法」,這是香港邁向「極權社會」的第一步,因為港府未來可能再度引用緊急法來禁止網路發言、延長行政拘留,以及取消區議會選舉等。

港人並將反對化成實際行動,下午起,多區開始出現穿黑衣、戴口罩的群眾抗議場面,示威者高呼「五大訴求」、「香港人,反抗」等口號,並在商場寫出「蒙面無罪、立法無理」的心聲。

入夜後,抗議場面愈加火爆,各地陸續出現示威者占領馬路、堵路設路障,以及破壞地鐵站和中資機構的情況。

期間在元朗地區,一名據稱是休假員警遭示威者襲擊,並開槍射中一名14歲少年的大腿,隨後遭現場民眾圍毆、投擲汽油彈;這名員警因衣服著火、手臂甩動時槍支掉落地面,有示威者試圖搶走槍支,但被員警及時搶回。

據報導,今晚是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全港18區同時上演示威抗爭的首例,甚至連未曾爆發示威遊行的港島南區香港仔、也第一次發射催淚彈。

此外,往來於新界的輕軌鐵路和連接各鐵路站的巴士服務也停止服務;鐵路停駛加上許多公車路線也因為示威而停頓,香港晚間幾乎進入無交通狀態。(編輯:林克倫)

(中央社吉隆坡4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今天表示,香港反送中示威抗議越來越激烈,而陷入困境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應該辭職。他還警告,中國會採取「嚴厲行動」,終止抗議活動。

法新社報導,94歲的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表示,林鄭月娥「陷入困境」。馬哈地是全球最老的國家領導人。

馬哈地在記者會上說:「林鄭月娥必須服從上級,同時又須摸著良心自問。」

「她的良心說,香港民眾反對(逃犯)條例是對的。但另一方面,她知道撤回條例的後果。」

馬哈地還說:「對政府官員(林鄭月娥)來說,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辭職。」

馬哈地提到89北京行動。他表示,中國最終會派軍隊至香港,並「採取嚴厲行動,終止抗議活動」。(譯者:李宛諭/核稿:陳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