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場紫菜撕不破 台南議員疑塑膠製成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0日電)紫菜竟然撕不破?台南市議員郭秀珠今天質疑1家大賣場販賣出產自中國大陸的紫菜,疑是塑膠薄膜製成。衛生局長陳怡說,將化驗辨別真偽。

郭秀珠今天在市議會出示這家大賣場販售的紫菜,紫菜泡水後,用力扯都扯不破,指甲也劃不破;她說,有民眾多次到這家大賣場購買紫菜回家煮食,泡水後難以分解,自認應該沒問題,照常吃下肚。




郭秀珠表示,民眾愈想愈不對,天然紫菜應該很容易分解,檢視包裝是產自中國大陸,懷疑紫菜是塑膠薄膜製成的。

陳怡表示,紫菜可能因產地、品質等因素,造成泡水後的反應不同,衛生局將化驗辨別真偽,並請相關公司說明。

大賣場業者得知後也很驚訝地說,未曾接獲投訴或反應,若民眾對這項商品有疑慮,願全面退換貨。

業者表示,這項紫菜商品是自營品牌,進貨量不大;因有市議員質疑,已預防性自主下架,待衛生局化驗後,才知道結果。

1名黃小姐在花蓮同鄉會PO出一段影片引起網友關注,一男子用筷子從碗裡夾起一片紫菜直說「阿娘喴,這是塑膠片..紫菜嗎?」還頻問一旁的人說「阿嬤這哪裡買的。」男子拿起紫菜用手撕開,卻發現紫菜內疑似是白色透明物塑膠袋。網友看了留言直說「恐怖!可怕!」應該找衛生局去稽查,到底是誰賣這種黑心食品給人吃。

花蓮縣衛生局副局長鍾美珠今天下午表示,這支昨在花蓮同鄉會「我媽買了一碗塑膠紫菜湯故事」PO文的網路影片,因引起網友關心食安問題,衛生局相當重視,上午已派稽查員到市場稽查紫菜安全衛生,找到PO文者及購買紫菜的地方,經帶回黃小姐家使用剩下的紫菜,現場泡熱水實驗,熟成的紫菜並未出現影片中有疑似塑膠袋撕不開的情況,剩餘的紫菜經泡熱水後仍可以輕易撕開,一般家庭主婦可輕易看出並無異常。

鍾美珠說,初判該剩餘帶回的紫菜無食用安全疑慮,為求慎重仍會送食品化驗確認成分。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有攙偽或假冒情事可處新台幣6萬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若是影片造假屬網路不實謠言,依刑法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